顯示具有 歷史文化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歷史文化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23/11/26

報載一個傑出的電影製片人當初深受藝術家陳界仁《凌遲考》作品的影響,這個作品我也有看過

今年獲得金馬獎年度傑出電影工作的製片林仕肯表示,他看到藝術家陳界仁的《凌遲考》後,深受震撼,並將觀看該作品的體驗都用上了他的電影。
這喚起了我的記憶,我在臺北市立美術館看過《凌遲考》這個影像藝術,凌遲的畫面很驚人,虛虛實實的歷史影像,但又覺得好像會帶往SM的慾望,但又不全盡然如此,當時四壁空白的展覽空間投射巨大的影像在牆面上,部分鏡頭我不忍卒睹,有兩三個人進來參觀,但很多時候只有我一個人。比較多時間畫面是日景影像所以照亮了整個空曠的展覽室,但穿插一些黑夜和閃電,被凌遲的人 一直駕在畫面中。
陳界仁的作品最初在2002年完成,作品名稱實是《凌遲考:一張歷史照片的迴音》,發想自清末1904年外國人拍到凌遲行刑的照片,然後陳界仁透過搭景與演員,呈現影像以奇觀引人注目,但另有被拍者、參與者等等立場的同理及批判。
但因我有涉獵歷史,初入這個展覽室時,對於黑白影片的虛實是有點分辨不清的(所以覺得噁心與驚悚),是到中後段時比較確定是演員和搭景。不過,最近也常在youtube看到修復的清末影片,其中有即將斬首而頭架在枷鎖架的犯人遊街影像,陳界仁的影像似乎有擷用,要不然真的還原逼真。普遍窮困的清朝人民所披穿的粗麻布料,讓我對那個時代的人悲哀。
驚悚的不止是因為題材名稱,另一個就是駐足看完這場奇觀的心態。「凌遲」是用於「警世」的秀,跟西方公然使用斷頭臺、絞刑,或是古羅馬將基督徒送入競技場任由野獸撕咬用於取悅觀眾的過往一樣。印象中陳界仁的影像作品最後是用投影機俯移讓如水的血漿光影瀰漫到觀看者的腳下。
可能是影像作品後面從寫實轉化至劇情與詩意,要不然,那寫實的前半段,應該會變成我揮之不去的夢魘。今天有電影工作者提到這個美術館的影像藝術,喚起了我那段觀看該經典巨作的體驗。
延伸閱讀可參考立方計畫空間 陳界仁:《凌遲考:一張歷史照片的迴音》
https://thecubespace.com/appendix/lingchi/

--------------------------------------------------------------------- Back to the homepage of "Bulletin of Mr. Q" 回到本網站首頁

2023/08/04

刀郎《羅剎海市(罗刹海市)》不僅在批判中國歌壇歪風,更有批判當局體制,並隱諱地嚮往人權、民主的普世價值

昨天我在好奇刀郎《羅剎海市(罗刹海市)》紅火的道理。

原本我沒理解大家吃瓜熱議的事,第一直覺我是感覺這歌在歌頌含臺灣在內的西方民主體制,重重地批判了中國當局。

而基本上,很多人解釋刀郎在批判與羞辱中國歌壇的醜態,像是在歌壇能舉足輕重的那英被刀郎的歌詞影射為賣笑行業的流鶯,或是中國好聲音的節目造假,或者是該節目的評審楊坤臉如鞋拔,行事如奉迎那英的太監.....這些解讀,我想也沒解讀錯誤,應都屬刀郎蓄意的影射與對仇敵的報復,用於詆毀人身與人格的攻擊,的確是夠狠的重砲。若說對仇人有留情面,那就是用了古文典故,畢竟沒有指名道姓說白了。

但也有人(海內外中國人)的評議者,仍是強調刀郎的意圖和層次,絕非僅在講中國歌壇掌權者的興風作浪和顛黑為白,那還有針砭哪些人性的黑暗呢?聽得出來,這些評議者仍顧慮中共當局的裁罰,他們自我審查地不把話給講明,被吞進的話是:刀郎在批判中共當局。

回讀蒲松齡聊齋篇章〈羅剎海市〉的故事全貌,我居然可以將醜人的大都城對應為共產制度下的中國,將海市對應為臺灣,將龍宮世界對應為西方民主社會。刀郎沿用此典故,批判了現代中國的狀態。但若再看故事其全貌,說明了污濁的現世,仍有人看得清醒,有人則心存嚮往的偏好、感情與生涯,人們也對原有世界有所顧盼,既念國家、父母之恩情,但也痛恨醜人為惡的城鎮。海上龍宮的妻子,不以強權逼丈夫遷就,尊重丈夫分離的意願,但妻誓守與夫遠心相繫,但也不再同房(或許是未來兩岸的模式),而其實,那就是種民主與人權的精神。

說明白些,刀郎用歌詞與典故,批判了中共當局,也闡明對民主、正義與人權等共同價值的嚮往。刀郎借古諷今,批判的絕非僅在報復那英一幫人,其實他更重批判體制與社會風氣。至於刀郎的最末句說,所講的罪惡都「是人類根本的問題」,應是怕被當權者報復,寫了個「不針對誰」的聲明,以求保命。

這首歌很政治,也對促成覺醒、啟迪民智、導正世局等都顯得用心良苦。這是很多評議者高度推崇的,只是他們受限中共或長臂管轄之威脅,還是不便講明刀郎的意志,只能高喊「刀郎談的絕非僅歌壇一事」。當年,羅大佑〈亞細亞的孤兒〉聽來是關懷泰北孤軍,但,論大格局,絕對也是在講臺灣的歷史與外交窘境,行銷採歪讀將〈亞細亞的孤兒〉指涉為關懷貧窮弱勢人民,躲過了政治審查。

現在的狀況是,既然隱諱,當權者也不方便對號入座。人民與政府,不知還會怎麼各顯神通?這文本若能促成改革,這樣的創作是相當偉大的。

聊齋《羅剎海市》故事全貌與解說可參考下面--
https://youtu.be/uhiVxKI0Z7E
刀郎的歌可點這裡聽
https://youtu.be/8pHqQeMygZg

#羅剎海市
#罗刹海市
#刀郎
--------------------------------------------------------------------- Back to the homepage of "Bulletin of Mr. Q" 回到本網站首頁

2022/02/05

關於偏鄉教育與少數民族,對於竹山亮導演之紀錄片《走近大涼山》我有些觀點的批判和期許

這假期剛好看到兩個關於偏鄉教育的影片,一部是《不丹是教室(教室裡養了一頭犛牛)》,另一部是日本導演到彝族領地拍的《走近大涼山》。這裡我談一下後者,文末我貼連結,可免費欣賞該紀錄片。

我很喜歡製片方再入大涼山的機緣與導演鼓舞大涼山孩子讓願望說出來,說這樣有助於實現它。這樣的安排讓紀錄片工作者的敘事前後呼應而完整、賺人熱淚。不過,我在某些觀點上是不認同的。

1.影片呈現了數度提問大涼山人:「你喜歡城市還是喜歡大涼山?」提問是帶著怎樣的前提或價值觀?或是預設受訪者怎樣的回答?我覺得提問本身設定了框架,當受訪者吞吐說出的內容,使得觀眾的解讀空間太多可能,當包括了問題不能問出質性的分析,或是不能產生效度時,各種詮釋也都欠缺立足點。這不是留下「作者以死」的詮釋空間,我對這樣的提問和回答是覺得尷尬的。

2.再次走進大涼山,是基於對於貧困地區的關心。但如果是基於憐憫,或是基於窺探底層,再基於拍攝方所呈現的日本、上海等身分位置,於是有「我來關心」、「請大家關心」、「要幫助他們」的「家長式關心」,我覺得這樣的姿態是有問題的。而這也是我看到大涼山彝族人遷居至昭覺的現代社區,我反而覺得是驚顫的,那就像是臺灣八八風災後臺灣政府安排原住民遷住到平地新建社區一樣,讓原居民改變原先山林居住的模式,是對既有文化的剷除,對原有山林智慧的滅絕。當遷住者須在公寓中自堆柴火烤窯,他們用迴異原有的居屋方式在生活,起居有著遷就。「現代化生活」是種吸引人的毒品,用微波爐或是瓦斯爐並非必然美好,這種省思和批判在影片中是欠缺的,原因就在影片創作者的位階態度(要不然就是對審片方,例如政府,在敘事上自我審查與膽怯,淪為歌頌政績,失去以大涼山人為主體的觀點)。

3.所謂的大涼山孩子的教育「首重衛生習慣」的思維,這也是存在著文化優越感的姿態的。我認為大涼山人吃烤豬肉直接用手而不用餐具,或是對是否洗漱,都有其因應地理、氣候、氣溫、物產等所發展出的生活適應。洗漱、牙膏或是沐浴劑被認為是現代化生活的必備,但這些企求潔淨的操作,卻是搭配資本與消費而來,舉例來說,牙膏要擠多少量,膏物要敷在哪種器具,是消費宣傳下的社會化過程,我並不覺得該如此盲目複製這樣的生活價值,用了化學潔劑,感覺是過著現代化的無菌生活,但「潔淨」、「無菌」、「不病」其實是虛妄的狀態,瓶罐和化學液更污染了自然。

大涼山人的山林生活,非賴洗漱或牙刷,必然有其保健的生活智慧,那是我們不知道的益菌平衡與免疫力養成的過程,那更是影片創作者該去挖掘與歌頌的。而當製片方用現代衛生的優越位階去評價大涼山人的生活時,其複製與強化的是如同城市人對大涼山人的歧視。文化人類學中一再提醒,對於異他文化或霸凌者,常就是用「髒」、「臭」來合理化排擠弱勢有其正當性。有時,呼應著歧視者的觀點,致力於讓弱勢者「不髒」、「不臭」,但那依舊是優勢者的觀點與定位,沒去看到其實本來就不算髒,大家誰都有味的事實。那個「我來教你們....」與「你們應該要學習......」的心態,這種積極去介入的心態都是在貶抑大涼山文化,且都是對大涼山人尊嚴上的侮辱。我得說,製片方對於異他的文化,欠缺謙卑的態度,太過自我中心的傲慢。

對於影片打開一道窗讓我看到不一樣的世界,我肯定這個紀錄片在敘事上的流暢與完整度。但我覺得該片人文關懷的角度是落於俗套的。對於從他處派到大涼山的教育工作者,如果存在著漢人文化中心,又盲目附會資本主義的生活模式,又誤認父權式由上而下所推進的發展與建設都是好事,那我真擔心教育工作者在重複對大涼山人營造自卑,並羞辱該地原有因地制宜智慧的文化個體。

或許,是電要上山,而非人下山用電。但在用電之外,那原有的山林智慧、母語之美和地方驕傲,才是最有價值的給力(empowerment)和尊嚴的維護。

我不是反對足球教練或是移居社區,我是反對在高姿態下自我中心的文明優越感讓少數民族失去對鄉土文化的認同。我也不是反對電信基地台上山,但在基地台上山後,大涼山人也可用手機看到上海人的生活模式時,我想問,有多少新舊世代可自信理解大涼山的好與上海人的悲?

觀賞竹山亮導演《走近大涼山》由此點
https://youtu.be/GgWZDvgW9OA



--------------------------------------------------------------------- Back to the homepage of "Bulletin of Mr. Q" 回到本網站首頁

2021/12/23

歌手王力宏前妻李靚蕾帶起社會的進步性,她寫出很多人的切身處境

長期吸收與消化的人際關係學問、人文現象、心理分析、性別平權等知識,已經都融匯入我的腦內,形成我(酷叟)變得敏銳的意識。

就最近王力宏的是非,我看到其前妻李靚蕾所發表的文章中,有幾處現象值得探討:

1.女性感受到在婚姻中,對方及對方家人把人當作「生育機器」。

2.女性感受到在婚姻中,對方及對方家人長期對較晚才加入家族的女性配偶以羞辱,霸凌,冷暴力對待。(或許婚姻中的男性在女方家庭時,也會因為居於小票或弱勢,承受相同的狀況。婚姻在處於兩方家族內時,竟不免會有欺壓落單者的人性殘暴。)

3.女方覺得男方「終於」生了男丁後,急著要結束婚姻關係。

(以上整理自李靚蕾2021.12.20凌晨的聲明,https://tinyurl.com/y37pddxt

為何有「生育機器」的現象?家族互動時產生的關係霸凌如何運作?『終於』生了男丁透露了怎樣的思維?

這些討論起來對許多人是切身與不安的,我不擬闡述以上的課題,酷叟也無意跟他人或中小學生閒聊或探討這些(如同我寫明課題,但我不闡述)。
 

酷叟認為李靚蕾的文章已經觸動臺灣社會很多共鳴,她已帶起社會的進步性(例如:男性的警惕或防備,親職責任的提醒),這種共鳴與感應,好像不用多聊或多寫了。相信很多人冷暖自知。


--------------------------------------------------------------------- Back to the homepage of "Bulletin of Mr. Q" 回到本網站首頁

2021/12/12

因為白先勇是具備優勢的外省菁英,所以其文學水準不高?用身家背景去論斷人的高下合理嗎?

我一個華文系教授朋友轉給我一篇文章《【余杰專欄】白先勇為何將智慧產權問題當做學術自由問題?https://tinyurl.com/y445574t

因為白先勇認為蔡英文政府把臺灣清華大學內的中國清華大學單位給趕走是政治介入學術自由,余文於是批評白先勇是外省人菁英,憑著外省人集團的身家而在文壇有地位,評斷他文學水準不高。

我並不同意依據身家背景於是論斷白先勇的文學造詣高下,余文踩低了白先勇,然後吹捧宋澤萊的文學好過白先勇?

其實,我不認同文學家之間有何直論高下、等級或排行的批評。你可以說哪篇某段描寫恐懼,誰的好過於誰,但在沒有參照基礎上,就說誰好或誰不好,我覺得有問題。尤其,當論誰好或不好是基於身家背景,這似乎就是成見了。

哪天,我們再挖宋澤萊有何文學獎幫派的裙帶或交際圈,然後再論宋澤萊有其文化資本、社會資本,是拿鄉土展現其俗民與親民的包裝,然後又論酷叟這種不賴文學獎者才是「真誠文學」嗎?

是的,白先勇的血統跟賴聲川、王偉忠都是外省幫,彷彿自然可以無阻的成為文學菁英、戲劇大師及電視名製作人。但難道不是外省者都要去痛恨那種碾壓本省人的體制內如魚得水的人嗎?

但我想請批評者看一下,白先勇的作品是真的沒有關心底層嗎?他沒在關心落魄與虎落平陽的外省人嗎?這跟宋澤萊關心鄉土難道是不一樣的嗎?

我知道有些人挺有本錢去得文學獎或聲望,但我覺得不能因為自己沒本錢,然後就批評有背景的人的成功必然是因含金湯匙出身。就算有人擠進文學的社交圈,跟那麼多文學巨擘裝熟後得到文學獎,我覺得那也是本事。

我關心的更是,這些或許有優勢佔到顛峰的人,他們做了哪些好事。白先勇寫《孽子》,用悲憫的調調讓社會看到底層的人,後來更為愛滋病發聲,或推廣崑曲,他以自己的身分地位呼籲慈悲或是發揚文化遺產,我覺得人只要有真誠和仁愛,就不該用其身家背景去否定「有成就」的菁英。


------------------------------------------------------------------- Back to the homepage of "Bulletin of Mr. Q" 回到本網站首頁

2021/10/31

35年後,ABBA合唱團終於又合體了,新歌"I still have faith in you"你會怎麼解讀呢?

ABBA合唱團終於又合體了,新歌"I still have faith in you"寓意可以非常地多重,除了激勵人心,對歌迷來說,真是一種心理喊話,也是一種對逝去時光的感嘆。

我看MV後來居然激動起來,再看更多世人直播看這MV的心情,居然都有跟我一樣的激動和嗚咽。

可能歌迷都知道,ABBA的音樂除了是傳唱的經典,也造就了兩對佳偶,但也終成兩對怨偶,1982年的解散也傳出兩女主唱的決裂。解散的35年來,歌迷呼喚合體回歸的呼聲從沒少過。誰知在四人如此年邁的2016年,他們終於一起現身。然後,2019年竟然再度合作了。

我翻找了一些影像,想看看他們是否還是貌合神離,王不見王,或是后不見后之類的分開錄音。但看來好像是能在一起了。

"I still have faith in you"的MV從這四人的兒童照,到發跡,再將功成名就時的照片或影像集結,最後,四人以虛擬造像的模式同台,讓觀眾看到他們最紅時1978年代的熟悉面貌。這時,就引我激動起來。主唱在畫面中跟其他三位團員互動,那擁抱、表情和有默契對視卻蘊藏過往所有風雨的背後故事,看到的似乎是和解與團圓,不敢置信真否和解,但寧願信其為真。就像人生中經歷過風暴,好像有天自己也能放下並從容的重逢,創造新階段人生的共榮。

那虛擬影像,構築的就是心中的寄望。但最唏噓的,就是你很無法相信人生真的可以回到那個榮景。但無論如何,ABBA用他們青春的樣貌,讓我們緬懷,但也給我們新的擁有。相信ABBA的專輯是張用歲月淬煉的作品,是那35年前的過往,讓這張專輯的故事豐富。

請欣賞MV
https://youtu.be/pAzEY1MfXrQ



--------------------------------------------------------------------- Back to the homepage of "Bulletin of Mr. Q" 回到本網站首頁

2021/10/06

108 新課綱歷史被公民科霸凌?國一生不識孫中山?歷史教育缺時間軸與去中國?爭議論辯簡整理在此

各位歷史老師好:九月底至前日,聯合報系陸續有刊出關於新課綱歷史教育的投書、評議和社論,酷叟這邊彙整如下幾個超連結供大家參考。

九月底我首先讀到〈不歸路〉這篇,這是國中歷史老師所撰,大致是提到九年級中世紀與啟蒙時代人物在課本中不見了的情形(酷叟覺得也非全不見,供大家評斷)。〈被公民科霸凌的歷史〉這篇,應有點出新課綱歷史的狀態,讓我覺得教起來怪怪的感受有了一個原因,酷叟也期待有機會聽到大家的看法。社論〈歷史教育名存實亡〉則整合前幾篇投書與吳淡如說小孩不識孫中山,對「去中國化」的歷史感到絕望。作家管仁建則在話題正熱之時,故意揭露孫中山多段與小女孩間的情史,寫為〈國一女生的家長更怕被孫中山認識吧?〉,順便反思一下歷史人物教學的意義。

 但以上觀點,可再比對陳民峰老師撰的〈去中國化了嗎?別用大人常識....〉,作者是國小生物老師,但我經常讀到他對學者洪蘭著作的打臉,對性平教育、家長會介入等等的批判,我肯定民峰老師的治學與獨立思考,該文檢視新課綱,詮釋新課綱以一種他者的高度看待史事,並認為中國史和時間軸仍在課綱中,兼打臉吳淡如等。

不過,陳民峰老師雖然詮釋了新課綱歷史教育的觀點,卻無知於課綱如何讓歷史課本變成欠缺時間軸、欠缺參照主體、欠缺立足點視角、欠缺追懷與殷鑑的現實面,所以該文談了史事的教育,卻未能看到歷史教育原有在引導學生建立時序、因果與演進上既有典範的價值。新課綱的上課時間希望引導學生思辨,但卻可能不知不在時序基礎上片段知識,已經遑論歷史中人性的省思,也不能道出局勢中人物的同情與理解。

其實,不管哪種史觀或是教育理念,我覺得各有依其典範的整套道理在。但將課綱體現在(國中)教科書上,就讓(可能是某些世代的老師)不好適應。現在,反而是審教科書的一端,讓教科書既非朝向新的典範去落實,也常因順應教學市場的呼聲而亦有返還。所以,我仍成為是(素養導向)課程與教材的自主規劃者,在學習單上搭建覺得重要的鷹架,但也自覺若少了一些先前會著重的史事,會有些失落或猶疑的。

新課綱的爭議算是又一波在各筆仗中互相正面迎戰,仍可關注發展的趨勢。   



以下,提供連結


歷史新課綱 走向不歸路
https://tinyurl.com/yfjdfhfk

【專家之眼】略古詳今?被公民科霸凌的中學歷史
https://tinyurl.com/yfx8nnuf

聯合報社論/歷史教育名存實亡,蔡政府坐收政治紅利
https://tinyurl.com/yerosh9r

新課綱去中國化了嗎?別用大人的常識,要求孩子的知識
https://tinyurl.com/ydv4wo28

加映 

管仁健觀點》國一女生的家長更怕被孫中山認識吧?

 
--------------------------------------------------------------------- Back to the homepage of "Bulletin of Mr. Q" 回到本網站首頁

2021/04/04

公視《天橋上的魔術師》第8集 拍攝場景是在基隆三坑火車站的廊道,阿猴想追回馬小蘭的戲在這拍

清明假期的第一日,酷叟與伴搭捷運與火車到基隆。我這天的旅程是先訪七堵舊火車站,之後在三坑火車站下車。從三坑火車站出站會走一個很長的廊道,我們的目標地是造訪「百年防空洞」,那同一出口通往廟口夜市的廊道,被我們驚奇地發現,竟是《天橋上的魔術師》第八集阿猴呼喚馬小蘭回頭的拍攝地點。

公共電視2021年春節開始播映的《天橋上的魔術師》以擬真複刻1980年代的中華商場聞名,創下收視的高峰。一般大家或許都有打聽到,複刻的中華商場是在汐止的一塊建商贊助的地搭造起來的。這個布景區域,也是主要拍攝的場景。
 

原本我並不知道第八集的戲是在基隆三坑火車站拍攝的,那場劇中人物阿猴追著頭也不回的馬小蘭,我也以為是條有遮雨棚的天橋,或許是指臺北市橫跨中華路,又跨越過鐵道的長天橋。但直到在三坑火車站的廊道被我們認出,不得不驚奇這戲真會選景,這條廊道在白天,其實也挺有美感的。

《天橋上的魔術師》Ep.8 (第八集)該集標題為「錄音帶」,故事是眾所追求的中華商場眼鏡名店女兒馬小蘭選擇與阿猴交往。阿猴是從豐濱到中華商場打拼的原住民阿猴,他識字不多,與馬小蘭交往一年後就須在蘇澳的海軍服役,而馬小蘭則考進大學的外文系。這期間原本應用信件聯絡,但阿猴不大會寫字,所以馬小蘭就都用隨身聽錄成錄音帶代替信件。但日子久了,馬小蘭已有新的生活重心,也彷彿有學長追求。為爭一口氣,阿猴簽下志願役並買大束花並招待馬小蘭到高級餐館,但沒能迎回芳心。

後來,心有不甘的阿猴用吉他袋子攜槍械外出,在夜裡堵馬小蘭,要求馬小蘭回頭來愛。劇中,求馬小蘭回頭的阿猴說他已經在學英文、學寫字,將來會考補校,這都凸顯現實中兩人的階級落差。而這段夜景的戲,就是在基隆三坑火車站通往廟口夜市的長廊道拍攝的。

下圖,我將呈現目前三坑火車站那條長廊道的模樣,在本文後面,我則轉貼公視與myvideo所發表的《天橋上的魔術師》第8集精選宣傳短片(這短片每次看我都要鼻酸的)。再其後我為大家張貼走訪該地的地圖。

myvideo官方宣傳片
https://youtu.be/qmEIdW9kDu4

 我的Google 地圖 https://tinyurl.com/ygkndpro
#天橋上的魔術師 Ep.8 拍攝地



(影片,請開啟聲音)

●● 

 

後記:這天三坑火車站的驚喜發現,是我先走著長廊道覺得長廊道仿著一座座像神社鳥居的鐵支架,看來這長距離的遮雨棚與支架挺有透視圖的美感的,我隨口說,這挺適合拍連續劇的。隨行的X.突然驚呼:「這不就是天橋上的魔術師在拍阿猴追馬小蘭的戲的地方嗎?」我其實還有點保留,但回頭看那穿越鐵軌的地下道,再望那長廊,是覺得那麼點像。回家再看影片對照遮雨棚的工藝,發覺真的是在哪拍的。感謝X.敏銳地發現,這使得這趟基隆之旅好玩極了!



--------------------------------------------------------------------- Back to the homepage of "Bulletin of Mr. Q" 回到本網站首頁

2021/03/14

大馬作家大潘(潘志明)談他知道的臺灣--北高、日月潭、食物、自行車道和人情味

曾旅居多國的馬來西亞華文作家大潘最近發表影片談談他所知的臺灣。

大潘聊了台北、高雄、日月潭、臺灣東部、禮貌、自行車道、食物和咖啡,還有他親歷的臺灣人情味。

我跟大潘有多年的交情,有幸先睹他生命故事的文稿。考量臺灣的自由風氣與華文出版的影響力,2017年大潘在台灣發行其著作《111封寄不出去的情書:摯愛之逝與人生再探》(布克文化),談伴侶關係,也談生命意義。書籍製作與宣傳期間,大潘有住臺灣一陣子。

大潘持續透過多種媒體分享他的生命哲學。這裡的簡短影片,不少內容足讓臺灣自豪。

歡迎大家點閱。
https://youtu.be/Dln1w5_mVNE


 


--------------------------------------------------------------------- Back to the homepage of "Bulletin of Mr. Q" 回到本網站首頁

2021/03/09

政治人物請留意,你是否真尊重,當事人有在聽

標題:政治人物請留意,你是否真尊重,當事人有在聽
因應去年以人權律師著稱的市長朴元淳於陷入性騷擾傳聞後輕生亡故,近日南韓正舉行首爾市長補選,繼任者是否能接續朴前市長以來漸有尊重LGBTQ(同志性少數)人權的趨勢,各界正在關注。
南韓因男尊女卑的文化傳統,另有龐大保守基督徒與天主教徒對LGBTQ社群甚有敵意,且少有包容,政治人物對同志權益甚少表態立場。朴元淳是個善於經營網路社群並具備開明形象的首爾市長,在其任內2015年時,韓國同志開始站上首爾市政廳的廣場,但也同時,首爾同志遊行須由大批警力戒護,以確保參加者的人身安全。
時值補選之際,市長候選人安哲秀於電視辯論會脫口說出自相矛盾卻又帶有歧視同志之語,似是而非的言論招來批評。當時,安哲秀被問是否參加首爾的同志遊行時,他一方面表示自己「反對歧視」與「每個人的人權都需要被尊重」,但是話鋒一轉,他抬舉「不想看到同志者的人權」,希望同志遊行不要在市中心辦,建議在郊區辦遊行,意指這樣會皆大歡喜。
安哲秀帶有歧視的話術,社會大眾一時難以察覺語病,但卻也有不少人可驗出他對「人權」、「尊重」有所誤解。
「人權」是句說得浮濫的詞彙,我們應更慎重認識「人權」的真意。「人權」是指奠基在公平與正義而能維護人性尊嚴的權益,要求同志捨市中心而遷就郊區遊行,其實就是限縮同志社群的表達自由,這不公平,也是差別對待,這種意味著「不要在我面前」的寓意,嚴重損及同志社群的尊嚴。這就像是種族隔離政策下的美國,要求黑人遷就去坐巴士的後區座位,這樣的規定若回顧奧斯卡金獎電影《姊妹(The Help)》(2011)與《關鍵少數(Hidden Figure)》,裡面都有令所有觀眾憤慨的劇情:黑人須使用黑人專用廁所,以免白人不舒服。回顧黑人的人權歷史,當美國黑人女性羅莎派克斯(Rosa Parks)執意就坐巴士前座時,這是一個要求公平對待與捍衛尊嚴的靜坐,這段故事已經闡明,將民族、社群設定專區以區隔界線,那是嚴重傷人尊嚴的想法;而討好一方卻犧牲另一方的尊嚴,那已非是「人權」的真諦。
然而,總有很多政治人物常媚俗地看重各方主流選民的票源,但卻又缺乏為捍衛人性尊嚴而戰的道德勇氣,以至於態度常流於閃爍與搖擺。例如,臺北市長馬英九認可「同志議題攸關人權」,於2000年北市府開始編列同志公民活動,馬前市長並有出席該年的「同志同玩節」;但另一方面,馬英九在總統任內卻一再以欠缺社會共識與多數國家未有同志婚姻為由,延宕了同志的權益。而到柯文哲市長時,市長曾說:「台灣價值是民主自由、多元開放、法治、人權、環保等普世價值。」至今臺北市已有簽署為「國際彩虹城市網絡(Rainbow Cities Network,簡稱RCN)」之一員,但另一方面,柯市長最受批評的則是未在公投時投票支持同志婚姻。身故的首爾朴前市長,在海外曾表示韓國憲法應保障同志,但回國後群眾的壓力又迫使首爾官網澄清市長並未支持同志。
雖然政治人物態度閃爍,世界的同志都是渴望掌權者對同志性少數人權的看重的。臺灣當今已能慶幸2008年以來之總統選舉候選人在政策辯論會時總要對尊重同志人權有所表態。2015年時總統候選人蔡英文明示「我支持婚姻平權」,2019年終在執政黨的擔當下使同婚專法上路,新北市長侯友宜即表示要給同志佳偶充滿著祝福,今年,新北市亦加盟成為「國際彩虹城市網絡」的一員。這是臺灣趨向光明的一面。
然在臺灣的同志權益受到看重之際,南韓的同志運動仍艱困地推動。在發表歧視同志的言論後,首爾市長候選人安哲秀人氣仍然高漲,但南韓同志卻只能在憤恨中盼看曙光。就在安哲秀於2月18日發表譁眾取寵的偏見言論的六日後,前中學教師,濟州知名的跨性別同運人士金起弘(김기홍),留下痛訴遭到歧視的遺書輕生殞落;3月3日南韓再傳前因變性而被撤除陸軍副士官職的卞熙秀(변희수)亦輕生身亡,幾件不幸的事讓媒體不免與安哲秀的發言有所連結。
是怎樣的社會讓人絕望至此?當要珍視同志的人性尊嚴,我們希望政治人物能夠想想《巴比的祈禱(Prayers for Bobby)》(書與影片,2009)裡的話。這句話出自曾篤信宗教並仇視同志,後來愛子輕生終於悔悟的媽媽,她告誡:當說話時,請記得,有個孩子正在傾聽。用在這裡,我們呼籲:政治人物須記得,當你歧視人的時候,你有民眾,他們正在聽。

本文亦有經過修改之版本,經修訂另改寫為臺灣伴侶權益促進聯盟臉書社團之發文。
--------------------------------------------------------------------- Back to the homepage of "Bulletin of Mr. Q" 回到本網站首頁

2021/03/07

為何臺灣從母姓者很少見?這裡說明一些潛在的社會偏見

社會對「從母姓」有很多偏見的想法。

 目前本地實證的研究並不多,但社會看待「從母姓」者會覺得奇怪,這應是合理的推論。

在我基層教育的職場,初拿到新生名單有從母姓者,是會讓導師警覺。社會大眾對「從母姓」者的議論,常有的第一直覺就是,這個從母姓者是由母親扶養的單親孩子;第二個推論是,他們是「夫入贅」的家庭。俗世說因入贅而有男孩從母姓,叫做「抽豬母稅」,在未明從母姓的原因下,直接用這樣難聽的詞彙去推論,是帶有嚴重偏見的。而「抽豬母稅」之說法,順帶揭露了家庭狀態(即使是俗人的想像:這個家族缺男丁、入贅的男人無家族實權,從母姓的男性後裔是婚姻交換條件下的產出。),這種種被視為減損男性尊嚴的情境,有表現在張作驥2010年的電影《當愛來的時候》,也流露在這篇標題〈唐朝詩人李白不以入贅為恥 盤點詩仙的四次婚姻〉https://news.cnyes.com/news/id/1185978

從母姓並不代表必然是因為上一代是入贅婚,但因為從父姓為主流,使得從母姓者總不免讓人想探究。但因為從母姓會被設想為非有光彩的單親或上一代「入贅婚」,基於免於被人這樣設想與看待(或從母姓者總須疲於解釋,例如:是因為恨爸爸遺棄媽媽,選擇媽媽的姓氏;當然,也可以基於不想盲目歸順父系傳承的預設,純以女性自主的角度選擇媽媽的姓氏)。

但是,難以否認的,因有可能被用「入贅」推想從母姓的偏見,應足消抵很多人從母姓的意願。另一個我在教育職場上的實際經驗是,面對從母姓者,直覺會先推論該生為由母親扶養之單親。如果姓氏會揭露家庭身分狀態,應有很多人選擇不鮮明突兀,而續採從父姓的尋常。

目前我在博碩士論文網站找到關於招贅婚偏見的論文是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學系碩士論文《養女招贅婚家庭之權力圖像》by吳鳳珠(2011)。該論文有論及「對贅婿公、私領域形象的貶抑」。

於是,我認為「抗拒改變為從母姓」的關鍵原因,主因為跟不被視為光彩的「贅婿婚」、無父單親的連結,而「少數」總能引人議論也是原因。因為這些文化因素,進而人們抗拒改變為從母姓。(後兩者主可解釋為何生理女性之後裔從母姓者也少)。




Embed from Getty Images --------------------------------------------------------------------- Back to the homepage of "Bulletin of Mr. Q" 回到本網站首頁

2021/02/13

用「品格教育」來取代「性平教育」為什麼不好?(兼論「性解放」的教育意義)

用「品格教育」來取代「性平教育」為什麼不好?(兼論「性解放」的教育意義)

反對既有性平政策的「守護台灣」臉書社團張貼新聞說北市五名犯下集體性侵女同學惡行者都是受過「完整16年性平教育」,該社團指稱現行教育是以「性解放」為榮,意指是「性解放」的性平教育害的。然後貼文抱怨新聞以該五惡少就讀以品格教育為重的學校下標很冤枉。貼文說:「難道注重『品格教育』有錯嗎?」

這裡澄清幾點:
1.「性解放(sexual liberation)」是具備左派與批判既有禁錮性別的思潮。「性解放」的淵源是以性別二分而形成禁錮僵制,「解放」意味著「性」和身體的自主。但西方的「性解放」理論與思潮內涵,並沒有要求必然要讓性無拘束,也不包括侵犯他人的自主。「性解放」有其積極與正面的意義,有可為榮,有可納入教育之處。

2.貼文指惡少受「完整16年性平教育」,我持懷疑。據我知私立學校各有其理念或使命,政府並未完全要求私校要如公立學校有一致的課程規劃與同等的監督和約束。所以,在私立學校就讀是有可能欠缺「完整」的性平教育。

3.新聞中的該私立學校宣稱特別重視「品格教育」,新聞主編下標的觀點,便是在提示:學校所做的「品格教育」常是無效的執行與宣導。以該新聞與現實私校體制而言,品格教育沒能取代落實的性平教育。

4.貼文小編道:「難道注重『品格教育』有錯嗎?」其實,不是品格教育有錯,是,談品格卻又不及於「性別平權的認識與尊重」,代表品格教育可能太過空泛,若直接以性別意識為教育主軸,社會中的性個體可能才更安全、共融與自在。最近有些男性藝人以為秀場黃腔或虧酸等笑話是屬娛樂效果的專業,他們並非全然沒有品格,但不自知性的玩笑令人不安,也可能無感於性的玩笑傷人尊嚴,那就是僅知娛樂事業的「操作」,但卻少了性平意識與素養,足見「性平教育」是該獨立出其他議題知識,須好好的教與學。

參考新聞:〈性侵女神賠錢免關 主嫌是學霸 5富少念貴族學校重視品格教育〉


Embed from Getty Images --------------------------------------------------------------------- Back to the homepage of "Bulletin of Mr. Q" 回到本網站首頁

2020/04/25

香港報導提及了《立報》和《破報》,讓我想起曾讀報與寫稿的日子

剛剛酷叟讀到了《立報》和《破報》的消息。想起了一些從前供稿、被報導、寫稿、寫專欄的一些日子。

這兩份源自世新大學的報紙,原本基於經營者的理念,對很多議題寫出與眾不同的視角,其中,《破報》還自許成為臺灣版的「村聲雜誌(The Village Voice)」,有著叛逆、左派觀點的批判精神。

這兩份報紙當年在剛有捷運前幾年還可在捷運站內免費取閱,不過也不出我所料,其內激進的內容肯定是讓一般民眾不安,退出捷運站的命運我一點都不意外。當年身為成長團體/讀書會的帶領者,我常將活動供稿至《破報》,但終究這報的閱讀圈幾乎縮小到唐山書店和女書店等文青憤青的小圈圈裡了。

可惜,臺灣的《破報》與《立報》隨著經營者過世,也在電子化閱讀的典範移轉下,紙本版的刊物在2014停刊。對我,除了留下一些跟自己有關的期數史料,令我緬懷的還有其滿版達達風視覺藝術的大器封面。

今天,我從香港的網站得知破報前總編將集資建立這份報紙資料庫,這讓我想起千禧年前後我一些取報、讀報與寫稿的生活。



請讀 〈 25年前談吸毒墮胎性解放台灣前衛紙媒《破報》 網上公開【文化者‧專訪】
 https://wp.me/p9oTr7-4s7

Photo by byronv2 on Foter.com / CC BY-NC

--------------------------------------------------------------------- Back to the homepage of "Bulletin of Mr. Q" 回到本網站首頁

2020/03/13

我發現有學生身上常噴香水,這裡對他們提出忠告

以為穿用名牌可以贏得敬重是假象,倒是有些階級優越感的形象,讓人感到壓迫而想疏遠。

香水也是這樣會讓人產生距離感的。我在美國生活時,發現很多用品強調無香味,我從留學生處得知,這些標榜無香味商品(Fragrance Free)是因為考量到香味喜好每人各有所好,希望不要因為特殊或濃烈的香味造成他人嗅覺上的突兀或衝擊。

就像很多人聞香菸覺得很受不了,但有人自鳴得意香菸品牌與氣息。這些從消費者的市調所開發的無味商品,強調:最王道的且禮貌的,反而是「無味」。

吳老師留



Photo on Foter.com
--------------------------------------------------------------------- Back to the homepage of "Bulletin of Mr. Q" 回到本網站首頁